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体育 >

热点聚焦: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

互联网 | 2023-05-04 20:19:51

开场白:

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提起杀球,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夹带着回音的一声清脆的巨响中,把球打得快似流星(那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但实际上,多数初级水平及中级水平的球友(即便是牛高马大,五大三粗的壮汉),使尽全力也无法把球打出足够的速度。这不单纯是力气不够,更主要的是方法不对。


(相关资料图)

为避免文章的冗长,本文着重谈的是杀球的力量问题,对于杀球的角度、落点等问题暂不涉及。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

(1)球拍在击球瞬间应具有足够大的动量 —— 这与挥拍过程有关。这点最重要,在球拍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击球是否有力,并不是取决于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拍速的大小。如果你能把球拍(击球瞬时)的速度挥得越快,击球就越有力。

(2)球拍击球时的“恢复系数”要大些 —— 这与球拍、拍线有关,以及球拍的触球的准确性有关(击球时球拍的触球区域应在“甜区”)。

(3)击球时拍面法线方向与挥拍方向的夹角越小,击球力量越大 —— 这与对球拍的控制有关。

先打个比方,谈谈挥抽响鞭的过程:

你见过抽响鞭吗?看看鞭子的动量传递过程吧。

图1:鞭子的动量传递过程

抽鞭的第一阶段是鞭柄拖动鞭绳,使整条鞭子都参与运动(向前的加速移动),使运动着的鞭绳获得动量(鞭绳的动量 = 鞭绳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的乘积)。

继而,鞭柄运动终止,且在鞭绳的根部产生一个“回弯”。“回弯”从鞭绳根部以波浪形式向鞭稍移去。“回弯”与鞭柄之间的鞭绳停止了运动,而“回弯”与鞭稍之间的鞭绳则继续运动。由于这一过程大致遵守“动量守恒”的规律,在“回弯”向前移动时,鞭绳参与运动的部分(质量)越来越小,因此运动部分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当“回弯” 移至鞭稍时,鞭绳参与运动的部分(质量)变得非常之小,所以鞭稍的运动速度惊人的大。响鞭的清脆响声就是鞭稍处“回弯”的快速翻转而获得的。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动量以波浪形式进行传递,效率是最高的。

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相似之处:

图2:大力杀球

图3:身体的反弓

可以把人体和球拍的总体视为“多节棍”或“链条”,就好比是柔性的鞭绳,从手腕到球拍就相当于鞭稍。虽和鞭绳有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击球的发力是从脚上开始的,蹬地跳起,此时的人身体略呈“反弓”(因为年岁已高,且膝关节有伤患,动画中FLAX跳不高,腾空时间短,起跳后的小腿后收做不充分,感觉弓拉得不够满。此处可看看图3,当小腿后收充分了,这张弓就明显了。不过FLAX的动作中基本上还能感觉到有一点“反弓”)可视为鞭绳根部的回弯。随着转胯、大臂的上举(肘尖朝上、小臂在身后向下)、人体的反弓回收、大臂在肩的带动下甩动小臂、小臂向上继而向前挥出、当接近击球点时,手腕伴随着小臂的内旋大角度的甩动。整个过程将腰、肩、大臂、小臂的动量按照顺序(即相当于鞭绳的“回弯” 以波浪形式向鞭稍移去。),最终经手腕有效地传递到拍子上,和鞭子的波浪形动量传递是相似的。

注意:有一种误解,把球拍比做鞭子,认为是象甩鞭子一样地甩球拍。其实,应该是把人的躯干、手臂以及球拍总体上视为鞭子,球拍仅相当于鞭稍。挥拍的过程相当于把人体的动量通过波浪式的传递给球拍,翻腕击球时相当于回弯传递到鞭稍,那瞬间的拍速是很高的。

要领是各关节均要放松,不要因发力而使关节发紧。身体僵硬,动作滞泄,就会把动量抵消掉许多,所以动量传递的效率也就不高了。放松,就能使“多节棍”更加趋于柔性,和鞭子更加相似。要做到“放松”,有两个环节,许多人把握得不好:一是握拍太紧,这会影响到使手腕僵硬;二是手腕发力时用蛮力,打羽球的用腕应该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挥拍过程要完成动量的波浪式传递,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虽有先后,但应该是连贯的。如果做协调了,可以使拍子获得很大的速度,这是击球有力的必要条件。鞭绳动量的波浪式传递依靠的就是连续而基本无阻力,才使得效率极高。人打球时的动量传递效率是比较低的。大力杀球的挥拍过程模仿鞭子,只是尽量争取把动作做好,把效率尽可能提高。

下面再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不同之处:

鞭绳本身是没有动力源的,鞭绳的动力仅仅来源于鞭竿,只是在传递动量过程中,因参与运动的部位(质量)不断减小,而造成末端速度非常大。

而人的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既能象鞭绳那样传递动量,同时这个“多节棍”的每一节,本身又都是动力源,在传递动量的同时还可以施以冲量。

肩、大臂、小臂和手腕的发力,相对还比较直观,球友们容易理解些,相关文章也比较多,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躯干的发力(即通常所说的腰腹力),如果你蛮用腰力和腹力,不仅会感觉到发不出力,而且容易疲劳甚至受伤。躯干发力是有一定窍门的:当你引拍时,你的左肩是向上耸起的,左臂是伸向前上方的,在你需要躯干发力前,先将左肩及左臂有意识地下压,从而可以带动躯干的发力(在图2动画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图3是躯干发力前,将左肩及左臂有意识地下压的一瞬)。

总结:

1、身体的动量是通过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逐渐过度到球拍上的;

2、保持各关节的放松,使身体具有类似绳索那样的柔性,以获得动量传递的高效;

3、所谓动作的正确与实施动作的连贯性很有关系,也就是说如何把发的力有效地、不间断地、无阻力地传递到拍面。

4、正文中未提到,大力杀球时,手腕翻转一般是通过肘关节制动来激励的。如果挥拍幅度小(例如点杀),肘关节不仅需要制动,同时还需要有个回摆动作,才能保证翻腕的充分;

5、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不仅可以传递动量,同时也可在传递动量的同时施加冲量。

尾声:

练习大力杀球需要有个“找感觉”的过程,慢慢去练,慢慢去体会。或许有一天,你能杀出时速300公里的球来呢!HAHA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