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题文
【题文】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小题1】《听蜀僧濬弹琴》一诗中有一联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句异曲同工,试找出来加以赏析。 【小题2】这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听到音乐的内心感受,试分析两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二、解答
【答案】【小题1】①这一联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②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③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明音乐感染力极强,蜀僧弹琴的技艺高超。【小题2】①表达的情感不同。前者写诗人对琴声的如痴如醉,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也表达了自己对蜀僧的倾慕。后者主要表达了诗人听到笛声之后,触动了内心的羁旅情怀,产生了深切的故园之思。②情感表达的方式不同。前者主要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方式,后者主要运用的是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三、分析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听蜀僧濬弹琴》一诗中有一联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句异曲同工,试找出来加以赏析”。考生应先明确《琵琶行》中的两句具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分析诗歌中哪一联与之相似。“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用两边船上人的反应和周围的环境来侧面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而本诗中,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找出“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同工之处的诗句”,解答这一问题,应先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巧妙所在,然后再到本诗中找与之相似的一联。第二问“加以赏析”,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赏析的角度。赏析的角度很多,但是本题已经限定了赏析的角度,即侧面描写的角度。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听到音乐的内心感受,试分析两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以及表现情感的方式。《听蜀僧濬弹琴》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极写琴声之入神。首联写和尚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正确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感情,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一般的解题思路:1.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2.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3.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比如本题中,应抓住两首诗歌的情境,先分析内容,然后看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什么感情。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