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科是骨科中的一个亚专科,也就是骨科的一个分支。与传统骨科相比,运动医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综合性学科。
借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契机,2022年8月中旬,北京积水潭医院派驻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以下简称“贵州医院”)的第一批专家中,就有一位国内知名的运动医学专家——王雪松。
(资料图片)
王雪松
医学博士,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贵州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
王雪松表示,贵州医院运动医学科于2019年独立成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在全国的骨科专科医院也是较少的。经过三年的发展,医院运动医学科对运动损伤,特别是肩关节、膝关节等损伤的治疗也逐步形成了特色。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3-5年时间,将把运动医学相关的新理念、新技术在贵州医院尽快普及,尤其是要普及推广髋关节镜、踝关节镜等开展较少的深层次的手术技术,提升运动损伤相关的诊疗水平,大幅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
与奥运结缘的运动医学专家
王雪松是一位与各项国际体育赛事(尤其是奥运会)有着不解之缘的运动医学专家。
1995年,王雪松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便进入北京积水潭医院从事骨科相关专业工作。
2005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运动损伤科。2006年,王雪松便到运动损伤科开展关于运动创伤的诊疗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作为一名运动医学科的专业医生,王雪松便在当时的奥运村医疗所负责运动创伤的保障工作。
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王雪松与国家运动队、运动员的接触逐渐深入。他曾反复下队了解运动员伤病,多次进行会诊手术;也曾在国家队医培训班多次授课。
自2008年起,王雪松连续被聘为历届奥运会的医疗专家,做国家队运动员的医疗保障工作,精准化预防、处置、消除运动损伤风险隐患,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
2018年,王雪松作为奥运代表团初次组建保障营成员,出征雅加达亚运会,圆满完成随队保障任务。这一次,更加丰富了他对国家队运动员的赛场保障经验。
2021年疫情反复,东京奥运会在“紧急状态”中举行,王雪松毅然决定为中国奥运军团保驾护航,再赴东京保障营并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正是有了大型体育赛事的随队保障经验,王雪松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保障营医疗保障专家。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作为保障营医疗保障专家,王雪松多次下队了解运动员伤病状况,并与运动员、教练、康复团队以及科技团队进行沟通,使国家队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每一次进行随队医疗保障,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运动员拥抱梦想,为国争光,让更多的人热爱运动。”王雪松说。
运动医学并非运动员专属
作为运动医学专家,王雪松表示,运动医学及其康复并非运动员专属。除了保护专业运动员的健康之外,运动医学在寻找运动损伤的原因、避免身体伤害、指导大众科学健身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
“狭义的运动医学主要涵盖运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也就是说运动中发生的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拉伸,韧带撕裂,肌腱断裂,软骨的损伤(包括半月板的撕裂),关节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以及全身的关节譬如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全身关节的病变。而广义的运动医学则拓宽到运动损伤后的各种理疗康复、运动员的快速康复、全民运动如何科学开展以及针对不同慢性疾病出具的运动处方等。”王雪松说,日常接诊中遇到的肩关节、膝关节的伤病是比较常见的,而髋关节、踝关节损伤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
前不久,王雪松接诊了一位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患者在一年前,因为运动不慎,导致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一年间虽也在寻求诊疗方案,但效果不佳。了解到王雪松在贵州医院坐诊的消息后,该患者便前来就诊。
在对患者进行详细地追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后,明确患者软组织损伤。由于患者损伤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在经过综合评估后,2022年11月23日,王雪松及其团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踝关节镜手术。
“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就是在踝关节内或外侧取5mm左右的小口子,将镜头伸进关节腔内,把里面的结构通过光纤传送到屏幕上。通过屏幕,可以清楚地看到病变,在病变处取5mm的小口子,放入射频刀头或者其他工具,对病变处进行治疗。”王雪松表示,踝关节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切开手术,切口小,皮肤愈合后几乎看不到伤口,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疗效好。
王雪松说,贵州医院在肩关节、膝关节等开展精准微创手术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接下来将集中提高髋关节、踝关节的精准微创手术技术。
到2022年11月底,王雪松及其团队已经开展30多例相关手术,病区45张床位已全部住满。来自广东佛山、湖北武汉、浙江杭州、重庆等多地患者都慕名前来就诊,骨科“北京专家”品牌效应正在黔中大地凸显。
从特殊群体服务走向大众,多年来,王雪松一直致力于全过程介入运动损伤及康复。
“运动康复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损伤恢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贵州医院运动医学科充分发挥该院作为康复医学中心的优势,将运动医学与康复进行无缝衔接,让患者更好地重返工作岗位或重返运动。”王雪松说,将考虑让康复医生参与到术前评估,并及时跟进了解手术情况,以及参与每日查房,结合术中肌腱的缝合位置、强度,随时调节康复的力度,给出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康复医生接收的患者也要进行一定的评估筛查,如怀疑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可与科室进行沟通或请联合会诊。
王雪松认为,医生参与、康复医生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双重“保驾护航”的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共同提高区域内学科水平
同质化发展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的之一,人才则是医疗资源最核心的部分。
作为派驻专家,王雪松除了每周二上午的特需门诊,每周三上午的专家门诊,开展手术、教学查房、解决科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等,一直致力于培养科室专业人才。
对于贵州医院运动医学科的医生来讲,尽管北京、贵阳相隔2000余公里,却丝毫没有学习上的距离感。理论学习上,在王雪松的带领下,建立了与总院一致的学习机制,线上参与总院的查房制度,在文献汇报、病例讨论等环节中与总院同步,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技术学习上,科室年轻医生跟着王雪松一起出门诊,参与手术的开展。在运动医学科,随处可见,手把手、点对点地师带徒。
“希望总院的学习氛围能够辐射到贵州医院,新技术、新理念能够让年轻医生掌握。”王雪松说。
一次次别具一格的学习,都让运动医学科的“造血”功能不断加强。
同时,贵州医院也在挖掘、培育、用好本地人才,采取“造血式”人才发展模式,轮番选派骨干医生及护师前往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不定期的跟班学习、进修。
王雪松表示,在未来的3至5年,逐步实现贵州医院运动医学科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夯实学科建设,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共同提高区域内运动医学学科水平。
来源丨贵州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