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员工现场对市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建行广西区分行供图
近年来,建行广西区分行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网点“第一道防线”作用和金融科技优势,构建多级防控体系,建立人防、机防、联防长效机制,主动精准识别可疑事件,不遗余力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保护好“养老钱”
(相关资料图)
“您好,我们近日救助的一名老人急需办理银行业务,但她行动不便,没办法去网点,请问有什么解决办法吗?”10月11日中午,建行某网点工作人员接到了当地救助管理站的来电。
一番沟通后,工作人员了解到,救助站日前救助了一位70多岁、长期在外流浪的陈婆婆。救助站为其争取到了政府救助金,陈婆婆着急要将资金转入自己联系的“养老院”,以便安享晚年。
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支行开通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服务。10月12日下午,工作人员按约定时间来到救助站时,陈婆婆当即催促尽快为其办理转账。
凭多年工作经验,工作人员留了一个心眼,在办理业务前仔细问询陈婆婆是如何联系到所谓“养老院”,是否认识收款账户的户主等。原来陈婆婆在救助站停留了一周,领到政府补助金后,门口就有一个年轻人主动找到她,自称是某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可为其办理养老服务。陈婆婆一听,也没多想,就相信了他。
感觉事有蹊跷,工作人员请陈婆婆拨通年轻人电话。结果对方一开始还在催促陈婆婆快点转账,以便锁定“养老院”入住名额,下一秒就在银行工作人员连环追问下破功,直接挂断电话,再次拨过去时已无法接通。这一刻,陈婆婆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识别“返现”骗局
11月9日,建行南宁某网点的劳动者港湾坐着一位老伯,专注地看着手机。大堂经理主动上前询问,老伯说:“没事,弄会手机。”
客户年龄较大,使用购物软件却不说在购物,这异常表现引起了大堂经理的注意:老伯会不会是遇到了电信诈骗?
大堂经理随即在老伯身边坐下,和客户拉了两句家常,再问起老伯在APP上买了什么,是不是支付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真的可以返现金呢!”老伯面带喜色又略带神秘地说。原来老伯曾在软件上购物,刚才接到了客服电话,客服先给他返还了两块多钱,现在又说等会儿发个验证码过来,只要把验证码告诉客服就可以返还600多块钱!
听到这,大堂经理已确信老伯遭遇了电信诈骗,赶紧问道:“那你告诉她验证码了吗?”老伯说:“还没有,正在等验证码呢。”
大堂经理连忙制止:“千万别把验证码给他,你看上的是她的600块,骗子看上的可是你账户里的所有钱!”
随后,大堂经理耐心向老伯解释了电信诈骗“小利诱之,大网在后”等惯用伎俩,以及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常见诈骗案件。
老伯越听越后怕,最终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实,放弃了将验证码告诉他人的想法,并对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表示感谢。
拦截“冒名”诈骗
“银行的工作人员跟我说我的账户涉嫌非法协助跨境洗钱,让我把里面的钱赶紧转移到司法机关账户”。10月28日,某企业员工小柳急匆匆来到建行柳州某网点,找到大堂经理求助。
小柳是当地某企业的新入职员工,刚工作不到一个月,平时也多与网点有业务往来。当天她突然接到未知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的银行卡流水较多且金额较为固定,涉嫌非法协助跨境洗钱。
“他刚开始跟我说时,我还很怀疑,后来马上有自称公安机关的打电话给我,而且因为我本人平时会玩些网络游戏,经常会在网上采购一些游戏装备,所以流水比较多且基本价钱差不多,这一点与他说的一致,所以我就慌张了。”
考虑到对方要求转账的金额较大,卡中存款没那么多钱,所以小柳来银行准备将未到期的理财产品赎回,再向对方转账。
在听完小柳的讲述,支行大堂经理意识到她遇到了电信诈骗,当即安抚小柳情绪,提示她银行及公安机关不会这样打电话告知客户,制止了其想在柜面继续转账的行为,并请小柳报案。直到公安机关受理后,小柳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是遭遇了电信诈骗,终于避免了资金损失。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办公室向建行广西区分行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该行在反诈工作中的有效举措和积极贡献,对该行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方面的积极配合表示肯定与感谢。(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