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资料图)
扬子晚报网10月11日讯(记者万凌云通讯员邵臻)“谢谢你啊,夏警官!”“我也替你们激动。”“真的是,我都想哭了,我其实不抱希望的,我妈都不抱希望!”这段微信聊天对话,发生在丹阳市珥陵镇居民祝某和丹阳市公安局珥陵派出所户籍民警夏婷之间。让两人如此激动的原因,是祝某已经65周岁的母亲徐某,终于不用再做阳光下的“隐形人”,从此有了“身份”。
10月11日,徐某从民警夏婷手中接过崭新的身份证,“做梦都没有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了,辗转了几个地方,我在珥陵有了‘身份’,这下很多事情方便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老人轻轻地抚摸着身份证上自己的相片,因为激动,手微微地颤抖着。
今年8月,珥陵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该镇珥东南路村民徐某疑似为无户口人员。社区民警上门询问情况,在一家人讲述的片言碎语中,大致拼凑出了徐某的人生经历。
据徐某自述,其出生于1957年,原籍为重庆,因年代久远,又不识字,老家的地址早已记不起来了。在徐某20岁左右的时候,经人介绍,她来到了安徽省,与当地的一名李姓男子生活在一起,并育有两子。在小儿子患病夭折后,徐某与李姓男子关系逐渐破裂。随后,徐某辗转来到了江苏丹阳,并在珥陵镇当地与祝某相识,二人生活至今,因没有户口一直未办理结婚证。
对话
“已经65岁了。”面对社区民警的询问,徐某这样回答,“虽然生活中遇到过没有户口、身份证不方便的时候,但一想现在去办肯定很难了,我们什么也不懂,就不去想了。”
社区民警回所后与户籍民警夏婷一说,夏婷立即安排时间和社区民警一道,再次上门找徐某及知情人细致了解情况,做了详细的笔录,并及时形成文字材料向上级部门汇报。在夏婷等人看来,徐某户口的难点在于老人手上没有任何以前的户口资料,出生年月也无法证实。另外她老家重庆的具体地址也不清楚,无法与原籍地派出所取得联系。
但是夏婷没有放弃,她登录人口信息系统,在全国重点是重庆、安徽搜索符合徐某信息的户口,又登录人像比对系统将徐某的人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碰撞。尽管前前后后查了近千条数据,但没有一条比中。“同音的、谐音的,我都查了,生怕有遗漏,这当中也有过疑似比中的,但结合调查,及DNA比对结果反馈,最后都排除了。”夏婷告诉记者。
夏婷随后将自己前期做的取证工作,形成调查报告,与徐某曾经生活过的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分局某派出所取得了联系。在说明了徐某的实际状况,和落户的现实困难之后,当地警方高度重视、积极协调。他们找到了徐某在安徽的儿子李某,在当地警方一段时间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后,事实与夏婷原先掌握的情况基本相符。
据李某说,弟弟8岁时因病夭折,自己当时10岁,母亲在一次离家后,再也没有回来。自己有记忆以来,家中的户口本上就没有过母亲的名字。随后,应夏婷的申请,安徽当地警方再次回函,确认在他们当地,查找不到任何有关徐某户口的资料。这也印证了之前徐某跟夏婷说的,自己一直没有户口。
“我同意母亲的户口补录在江苏丹阳。”被问及这个问题,儿子李某毫不犹豫地答应,能帮自己的母亲补录户口,他也十分欣喜。
在8月、9月酷暑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夏婷多次向丹阳市局户政科及镇江市局汇报有关情况,在上级指导下不断补充完善调查报告、证人笔录等申请材料,尽心尽责,全力以赴。9月22日,她的来回奔波终于换来了好消息,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