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 ……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趴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昌炽也知道了,他是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节选自余秋雨《道士塔》)(二) 自莫高窟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虽然只是浮光掠影般的观瞻,却难以忘怀,胸中有一种写作的冲动。 然而,面对莫高,我所能感受的只是自身的渺小与无助。 …… 在莫高,在一片佛国圣境前,在一个多种文明交汇的空间,在一份厚重的历史面前,我开始明白,有些东西是不需要文字、知识就可以让自身震撼的。即使再无知,在莫高,只要你是全身心投入进去,终究是会有感动和领悟的。 …… 在莫高,我觉得自己无法避开王圆箓。 一个文盲道士,走到三危山,看到了佛像,犹如乐樽注一样受到了感悟,选择了风沙漫天的洞窟作为自己终生的停留地。正是对宗教的虔信,王圆箓把自己的后半生三十余年永远与莫高与敦煌紧紧联系在一起。 道士走进莫高窟的时间大约在1892年左右。当时他已近不惑之年,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一个道士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佛教宝窟的重任(加缪一定会认为是荒谬)。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王的墓志上写着1900年6月22日自己清扫沙土打开第17号窟时的感受:“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有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余秋雨在《道士塔》中则是这样写王的:“他正衔着旱烟管,趴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余又说:“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且先看看愚昧的王道士是究竟做了些什么? ……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 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 我们不能以一个完人的标准去审视王圆箓,他在那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平凡。或许只有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于王圆箓我说了许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应该向他致敬,也向我心中最大和最迷人的文化致敬。(节选自风语者《在藏经洞前向王圆箓致敬》)注:乐樽:指莫高窟的开山鼻祖乐樽和尚。(1)王道士在余秋雨的眼中是个怎样的人?在“风语者”的眼中又是怎样一个人?两篇文章的作者对王道士所寄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结合文章(一)的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1)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2)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3)文章(二)中王圆箓说:“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这句话表达了王圆箓当时怎样的心情? (4)请联系两篇文章,全面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敦煌文化的流失的。(不少于60字)
二、解答
(1) 参考答案: 在余秋雨眼中:敦煌石窟的罪人(或民族的罪人)。 在风语者眼中: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或敦煌文化的保护者)。 余秋雨:批判。风语者:赞扬。 解析: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对王圆箓的看法截然相反,从文章(一)的第二段、文章(二)的第五段可以找到本题的答案。 (2) 参考答案: 1)此洞穴满是珍贵的文物。敦煌文物是中国的荣耀,未能保护好敦煌文物,任其外流,是中国的耻辱。 2)这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们的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 解析: 第1)句话中要重点理解“荣耀”和“耻辱”与“这个洞穴”的内在联系,从“荣耀”和“耻辱”两个方面来理解。理解第2)句话要注意分析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说这句话的真实用意。 (3)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明王圆箓对当时官员们不把敦煌艺术放在眼里的一种悲愤心情。 解析: 这句话前面写道“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注意结合这些内容来理解。 (4) 参考答案: 敦煌文化的流失是当时中国官员漠视敦煌艺术造成的,敦煌文化的流失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大损失,也是我国民族的一大耻辱。从敦煌文化的流失中,我们应该寻求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办法。要真正做一些有实际效果的事情,不能只是表现在口头上。 解析: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在回答时要做到以文章内容为依据,不能游离于文章之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寻找两篇文章观点一致的地方,加以总结概括,谈自己的认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