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体育 >

环球快讯:咬文嚼字公众号(咬文嚼字原文)

互联网 | 2023-01-02 21:23:39


【资料图】

一、题文

咬文嚼字(节选)朱光潜 ①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②“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③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冷寂。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④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的。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眼光你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1.本文作者主张“咬文嚼字”,实际上在主张一种 的阅读与写作的态度(用原文语句回答)。2.对文中第①段中加点句“情感还没有凝练”中的“凝练”理解正确的是()A.紧凑简练B.凝聚提炼C.凝重精炼D.凝固专一3.作者引用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怎样的一个道理?4.(1)请把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概括为不超过25字的句子。(2)文中作者形成的结论是什么?(概括不超过20字)5.作者打破了“推敲”二字的传统理解,而做出了创造性解说和评价。(1)对“推敲”的总评价为: ;(限18字)(2)对“推”的评价为: ;(3)对“敲”的评价为: ;(4)对“推”与“敲”分析后的总结为: 。6.依作者的看法,贾岛诗句中的“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不超过30字)

二、解答

1.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2.B3.一句话换一个说法,意味就有变化。4.(1)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内容,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2)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5.(1)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也是已经上的分别(2)固然显得鲁莽,却能表现和尚有一副胸襟气度(3)显得拘束,无“推”的冷寂,却平添了搅扰(4)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称赞的那么妥当6.推——自掩自推,冷寂孤零;敲——月夜访友,场合热闹。

三、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作为议论性文体作者的观点往往在第一自然段,根据横线后的“的阅读写作的态度”的提示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相关信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然后选取符合要求的信息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凝练”指的是“情感凝练”,而A、C、D是和“情感”不能搭配的。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作者引用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事例是在文章的第二段,但根据第一段“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提示,我们可以推知这个事例要说明的道理在第一自然段,在“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上文中。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整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文字和情感的关系,作者论述文字和情感关系段落主要是第三段,作者提出的观点往往是在一段的开头,可以抓住第三段开头的“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来分析。作者形成的结论往往在一段的结尾处,可以抓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来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词语的能力。作者论述对“推敲”理解的内容主要在第三段。(1)的主要信息是“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2)的主要信息是“‘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3)的主要信息是“‘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似乎平添了搅扰”;(4)主要信息是“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抓住这些信息分析、整合即可。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文中找到和“推敲”相关的信息,主要是“‘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和“‘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冷寂。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抓住这些信息分析、整合即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咬文嚼字 鸟宿池边树 兴尽而返

  • 标签:咬文嚼字,鸟宿池边树,兴尽而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