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5日报道 日本《朝日新闻》12月14日刊发题为《日本的亚洲外交》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受中国崛起的影响,日本的亚洲外交正在迎来挑战。随着亚洲区域内力量天平出现倾斜,外界投向日本的目光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备受期待,安全领域龃龉不断,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亚洲,日本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就此采访了熟悉战后亚洲国际政治与日本外交的上智大学教授宫城大藏。
问:近期,以亚洲作为平台的新机制不断涌现,其中包括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相关资料图)
答:日本的战后外交以双边外交为主,比如对美、对华、对苏(对俄)。俯瞰整个地区的战略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对实现地区稳定与日本总体外交而言是否有实际好处还不得而知。
问:为什么您会这样说?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答:如果无论如何都要把外交与“对抗中国”联系起来,那么很有可能遗漏真正重要的事情。比方说,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也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如果从对抗中国的角度理解,这些国家就成了“靠不住”的对象。但是,毋庸置疑,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对日本来说都很重要。
中国的经济规模早在2010年就超过了日本,2012年又出现了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从那时起,即便是从国民感情出发,不仅是经济,甚至在安全领域,中国逐渐被视作威胁,日本的亚洲外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问: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答:明治以来,日本一方面致力于成为列强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存在所谓“亚洲主义”的思潮,即亚洲的事情由亚洲决定,即使在世界上不能掌握主导权,至少在亚洲,实力突出的日本自然而然地应当成为领袖。这种思潮最终催生出“大东亚共荣圈”理念。战败后,日本将日美安保作为外交轴心,同时又存在认为日本在亚洲拥有自主性、试图与亚洲国家联手做些事情的动向。
但随着中国国力日盛、逐渐成为亚洲经济的支柱,如果说亚洲的事情由亚洲决定,可能意味着中国占主导地位。于是,一种将与美国联手在亚洲对抗中国视为最优先事项的潮流开始影响日本社会。
问:我们在《朝日新闻》数据库(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创刊时期)中搜索“中国包围网”这一关键词,共得到147篇稿件,其中119篇出现在2010年之后。
答:是取得了什么积极的成果还是真能够“包围中国”,恐怕需要检验一下。中国是很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和美国保持一致,那么其他亚洲国家只要听美国怎么说就好了。
身处亚洲的日本对亚洲的经济、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关键是要采取比美国更为灵活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