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体育 >

当前聚焦: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普洱市挂牌成立一批产业示范基地

阿宅社会 | 2022-11-21 17:44:27

“得益于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带来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我们的辣椒亩产提高了2倍多。”近日,在普洱市宁洱县,该县把边热区优质农产品开发协会会长白景波如此表示。

此前,当地辣椒产业存在种质资源发掘利用不足、育种加工技术滞后等诸多问题。在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普洱挂牌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领衔的团队在普洱市宁洱县建设了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普及新技术,让当地农户尝到了甜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让农户增产增收

科技创新让辣椒更丰产。

在宁洱县把边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基地内种植了十余个辣椒品种,每个辣椒品种都挂满了辣椒。白景波表示,基地内亩产最高的辣椒每季可达到3800公斤,这让他十分开心。

“今年虽然辣椒价格下跌,但是增产后的辣椒抵御住了价格波动的风险。”白景波说,原来种植的同一品种辣椒亩产从1至2吨增产至2至5吨不等,病虫害减少,辣椒品相更好,让他充分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

原来,2021年,由云南省科技厅、湖南农业大学和普洱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普洱市挂牌成立。成立一年,这个研究院就让当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威力”。

设施化水产养殖。

而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五里河竜竜村,普洱湛泉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燕伟同样对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竖起了大拇指。

他介绍,该研究院水产产业研究中心团队帮助公司改良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在原有地基上建设设施化水产养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精准生产,大幅度降低了人工养殖成本的同时,保障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养殖生产目标。

王燕伟跟记者表示:“以前我们租地养鱼,挖一亩的鱼塘需要投资20多万元。设施化养鱼池可大可小,因地而建,投入少,产量高,还方便捕捞。”

他以养殖云南土著鱼鱇浪白鱼为例,一个176平米的池子可产鱼2吨,每公斤批发价240元,产值48万元。“两年下来利润高达28万元,比传统鱼塘养殖翻了好几倍”。

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设立了蔬菜产业、畜禽产业、茶叶产业、生物医药创新和水产产业五个研究中心,以一个院士专家团队联合一批龙头企业、组织一批重大项目、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培养一批行业创新人才、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八个一”的发展方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11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学科带头人印遇龙和他的团队再次来到普洱市澜沧县,对“澜沧黑猪选育与应用”项目第一批杂交组合试验猪进行屠宰实测,结果显示团队选育的新型杂交猪生长性能比当地的滇南小耳朵猪提高一倍,同时其原有的肉质风味好、抗病抗逆性强等优势也得到了保留,产仔数量由一胎5—6头上升为一胎10头左右。 这意味着“澜沧黑猪选育与应用”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未来3至5年有望选育出澜沧黑猪新品种,让黑猪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而刘仲华院士领衔的茶叶产业研究中心团队则聚焦茶树特异资源优选、高产栽培、绿色安全生产、茶叶加工及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关键产品开发、研发平台建设及生产加工技术示范,实现云南茶产业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构建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

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

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专家查看辣椒基地。

对此,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唐圣果表示,由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建设的研究院2021年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吸纳引进了中国工程院、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型人才56余批次500余人次到云南开展农业产业科研工作。并融合云南省独有生态资源优势,针对云南现代农业产业链瓶颈技术突破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升级组织攻关及成果转化,在机制创新、科技资源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科技创新孵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步,服务与带动科研单位和企业25家,建有产业示范基地32个,极大地夯实了普洱市的科技创新基础。

在普洱市科技局局长严亮看来,云南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由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建设为国内首创,研究院工作承接推进迅速,集研究示范、成果转化和招商引资为一体,研发机构效能得到了充分创新延伸,开创了普洱、院地合作新模式,开启高校、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及基层传承时代使命助力边疆乡村振兴合作新模式,成功经验吸引楚雄、德宏、临沧等地各级各部门来访参观、学习借鉴和效仿,成功打造了校地合作、科技入滇的新型研发机构样板。

标签: 示范基地 挂牌成立

  • 标签:示范基地,挂牌成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