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方力通讯员马可
(资料图片)
日前,杭州余杭塘路与五常港路交叉口的荒地已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的社区公园。
健身老人、遛娃阿姨已成了这里的常客,不时还有孩子趴在石凳上玩耍。
公园约1万平方米,面积虽小,但功能一点也不少。临近五常港路有景观休憩平台,公园中心部位是银杏走道,角落还设置了景观亭,正对余杭塘河。
公园以香樟为主,不时能见到紫薇、垂丝海棠、银杏等多种乡土树种。
临近傍晚,公园里多了不少行人。
附近小区的居民在天气暖和的时候都喜欢带着小孩出来转转。有居民表示,上下班经常路过这里,“以前荒地的时候草很茂盛,算得上生机勃勃,但毕竟还是公园好,看着舒服,平时也能进去走走。”
社区公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公园能展现杭州地域文化特征是项目实施的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西湖城投集团党委推动民生实事“一线”工作法,将人力物力整合到百姓需求的一线,积极收集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集团纪检干部下沉一线,监督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用廉洁理念提升项目品质。身为党员的杨金锋与集团第三党支部的党员一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积极探索,并经常与属地社区、居民一起讨论公园建设方案。
杨金锋表示:“居民愿意来这里休憩,愿意在这里停留,愿意来这里放松就是对项目的最大肯定。”
据悉,今年3月,《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要求到2024年市区建成200个各类公园,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网络布局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今年西湖区正在建设的社区级公园有5个,基本位于街角路边。这些“口袋公园”不仅点缀了城市空间,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方寸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