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食堂”一词,突然火了。
有的人说,有些地方已经在建“国营食堂”了;还有人说,北方某省称要建5000个;之后又出现了短视频,还真有人介绍起一家店,店门上的招牌赫然就是“国营食堂”。
【资料图】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猜测和议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
这次食堂突然“变火”,有点无厘头。
这得从近段时间发布的两份文件说起:一份文件是住建部和民政部发布的,另一份是北方某省卫健委等单位发布的。
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的这份文件,时间在10月31日,名为《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上面有这么一句话:试点社区为“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并要求各市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
但在网上传播时,所提到的其他设施被忽略了,反而是“食堂”被注意到了。
接着,北方某省六部门在6月发的《关于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因为上面带着“食堂”二字,也被“扒”了出来。
这份通知的主要内容,其实是鼓励餐厅标示主要菜品的能量、脂肪和盐、油、糖含量,促使餐厅减糖、减盐、减油,让食客能吃得更健康,推动全社会形成合理膳食新风尚。
但因为有到2025年全省“不少于5000”家的目标,结果被传成了该省要建5000个食堂。
之后,发生在西南某省的一个短视频突然火了:有女子探店,介绍了一家新开的“国营食堂”。该女子买了3个荤菜2个素菜,领了一碗免费水果,一共花费19元。
结果后来证实:这家“国营食堂”,是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开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员工的用餐问题,同时对外开放,只是起了个“国营食堂”的名字。
这三件事,原本毫不相干,却被无意中连接了起来,引来了种种议论。这两天相关部门和地方,也都进行了辟谣。
二
但食堂这事,挺值得一说。
别看“食堂”一词,由“食”和“堂”两个很简单的词构成,看似很简单:就是个吃放的地方。但它种类之多,可能出乎人们的想象。
在计划经济年代,它出现过。
现在的机关单位、稍大一些的企业,也会配有自己的食堂。
学校食堂,尤其是大学食堂,更不用说了,那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在古代,食堂也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