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体育 >

【全球播资讯】保罗·克鲁格曼:为什么“超全球化”会出现倒退

参考消息 | 2022-09-18 19:43:18


(相关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 《纽约时报》网站9月7日发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题为《为什么世界没那么平了》。全文摘编如下:

还记得特朗普的那些贸易战吗?事实上,特朗普征收的许多关税依然存在——我猜与其说拜登认为这些关税合理,不如说他不认为给共和党人借口来指责他的政府对中国态度软弱是个好主意。但无论如何,贸易问题的重要性目前正被从通货膨胀到乌克兰战争的一切所掩盖。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一些特朗普想实现但未能实现的事情(比如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可能在他继任者的领导下真正发生了。彭博新闻社在最近对首席执行官业务陈述的总结中发现,在岸、回流、近岸等行话大量增多,这都是企业计划在美国(或可能在周边邻国)而非亚洲生产的迹象。

还有大量新闻报道以一些不太可靠的数据为依据,认为企业确实正在美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建造新的生产设施。

因此,我们可能在见证全球化出现部分倒退的早期迹象。现在让我们谈谈这种情况为何会发生。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就算我们在未来几年看到全球贸易出现下降,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大家普遍认为世界会越来越小,国际之间相互依赖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全球经济就曾出现过意料之外的融合。而在一战后,初代全球化的确出现了倒退。分析1913年之后既定年份中全球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后得出,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贸易占比大幅下降。此后贸易的确出现空前的增长,这一现象有时被称为“超全球化”。这正是我的同事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5年首次出版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所描述的时代;那时候许多人都相信,这样的贸易激增会永远持续下去。

但实际上,超全球化在2008年左右就已经停滞;14年来,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所占份额的增长曲线或多或少也是平的。有三个因素能佐证全球化在未来几年实际会倒退,虽然程度上可能不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段时间。

首先也是最良性的因素,就是机器人的崛起——我指的是广泛意义上节省劳力的技术。人们通常以为,交通技术的进步必然意味着贸易的增加。但只有在交通技术进步比生产技术进步更快的情况下,这一假设才能成立。当然,正在考虑生产回流的企业往往会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现代技术允许企业用相对较少的工人进行生产,此时外包给低薪国家生产节省的成本微乎其微,而在距离本国更近的地方生产的物流优势就更大了。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